北京前三季度新設機構27.81萬戶
近日,記者從北京市市場監管局獲悉,2025年前三季度,北京市新設機構數量(以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新賦碼量計算)達到27.81萬戶,同比增長21%,延續上半年強勁增長勢頭,呈現“量質齊升”良好態勢。
從功能區分布看,中心城區(東城區、西城區、朝陽區、海淀區、豐臺區、石景山區)新設機構11.52萬戶,同比增長42.42%,占該市總量41.43%,增速領跑全市。平原新城(房山區、順義區、昌平區、大興區和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新設機構10.79萬戶,同比增長34.12%,占該市總量38.8%。從產業分類看,數字經濟與養老產業持續發力,文化及相關產業穩步回暖,三者共同構筑首都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多元引擎。
據介紹,北京市數字經濟增勢迅猛,核心產業引領創新。數字經濟及其核心產業新設機構1.81萬戶,同比增長46.97%。細分領域中,數字技術應用業占比超六成(63.66%),其中軟件開發業同比增長135.28%,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23.14%,兩者合計貢獻該市數字經濟增量的61.92%。數字要素驅動業新設機構6000多戶,同比增長19.82%;互聯網平臺、互聯網批發零售、數字內容與媒體三大領域合計新設近4000戶,成為重要支撐。從區域分布看,平原新城數字經濟新設機構7500多戶,同比增長51.37%,占該市總量41.76%;中心城區新設7400多戶(同比增長88.4%),占比41.08%,兩大區域“雙輪驅動”特征顯著。
同時,養老產業擴張提速,智慧養老成新亮點。隨著老齡化需求升級,北京市養老產業持續擴容。前三季度,養老產業新設機構13.86萬戶,同比增長30.54%,高于該市平均增速9.54個百分點。其中,養老科技和智慧養老服務類機構新設9.51萬戶,同比增長47%;智慧養老服務新設1.13萬戶,同比增長70.87%,成為最大增長點。區域分布上,中心城區養老產業新設機構5.56萬戶(同比增長54.59%),占該市總量40.13%;平原新城新設5.70萬戶(同比增長44.31%),占比41.15%,兩大區域合計貢獻超八成,形成“城區﹢新城”聯動發展格局。
此外,文化產業穩步回暖,內容創作主導增長。文化及相關產業延續恢復性增長,前三季度新設機構3.36萬戶,同比增長17.57%。其中,內容創作生產類機構新設2.35萬戶,同比增長19.42%,占據主導地位;文化投資運營類增速達111.3%,主要受文旅融合基金和演藝投資平臺帶動。從區域分布看,中心城區文化類新設機構1.56萬戶(同比增長49%),占該市總量46.35%;平原新城新設1.14萬戶(同比增長29.34%),占比33.89%,兩大區域合計占比超八成,凸顯文化資源集聚效應。
總體來看,2025年前三季度北京市新設機構數量保持較快增長,數字經濟、養老產業、文化產業等重點領域動能強勁,區域布局更趨優化,首都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多元支撐正加速形成。
- 日照問需于企深化注冊資本認繳制改革(2025-11-01)
- 浙江出臺招投標領域公平競爭審查細則(2025-11-01)
- 北京前三季度新設機構27.81萬戶(2025-11-01)
- 又到黃酒飄香時——湖北十堰加強食安監管賦能“房縣黃酒”品牌提升(2025-11-01)
- 守護“銀發”錢袋子北京市海淀區開展“消費之聲”進社區科普宣傳活動(2025-11-01)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339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