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用車制動新國標明年起實施禁止默認使用單踏板模式
7月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乘用車制動系統技術要求及試驗方法》強制性國家標準(以下簡稱新國標),將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中國消費者報》記者了解到,這是2008年以來,我國乘用車制動系統標準的首次重大更新,其中,備受消費市場關注的乘用車單踏板模式將迎來新變化。新國標對哪些細節進行了優化調整,針對現代汽車智能化發展又做出了哪些適應性調整?
消除單踏板安全隱患
近年來,隨著新能源車規模化進入消費市場,一種輔助功能——單踏板模式逐漸進入大眾視野。區別于傳統的油門、剎車雙踏板模式,單踏板模式是一種通過單一踏板控制車輛加速和減速(動能回收)的駕駛模式,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車。在此模式下,當駕駛員松開加速踏板時,車輛通過電機反向發電實現減速,并將動能轉化為電能儲存。
配備單踏板模式的新能源車可節省10%以上的能源消耗,一定程度上提升新能源車的續航里程,因此受到追捧。
不少消費者初識此模式源于特斯拉汽車。事實上,單踏板模式并非特斯拉首創。早在2013年,第一代寶馬i3就出現了通過松開加速踏板,利用動能回收制動減速至停車的功能。此后,日產、雪佛蘭等車企紛紛采用單踏板模式。
然而,這一制動模式在市場推廣的過程中存在爭議。據悉,單踏板模式改變了傳統制動邏輯,駕駛員需要適應新的制動方法,在緊急情況下,可能會因為原有駕駛習慣做出“踩剎車”的動作,誤踩加速踏板。
此前,一輛問界M5在試駕過程中發生事故。問界汽車官方調查發現,導致此次事故的原因是用戶誤將加速踏板當做制動踏板。而在現實生活中,各類因駕駛員誤將加速踏板當作制動踏板導致交通事故的新聞時有發生,這也讓單踏板模式備受爭議。
這一情況引起了監管部門的重視。記者注意到,2023年5月12日,市場監管總局啟動缺陷調查后,特斯拉品牌召回了2019年1月12日至2023年4月24日生產的超百萬輛汽車,被召回的原因正是因為“未允許駕駛員選擇能量回收策略,可能增加誤踩加速踏板風險”“對駕駛員長時間深度踩下加速踏板的情況可能沒有提供足夠提醒”等,可能增加碰撞風險,存在安全隱患。
針對單踏板模式,新國標要求,車輛在默認狀態下不允許通過松開油門踏板實現減速至完全停車,駕駛員必須通過制動踏板完成最終剎停動作,禁止車輛在默認工作狀態下僅通過松開加速踏板實現減速至停車。此舉旨在避免駕駛員因長期依賴單踏板操作,導致緊急情況下對制動踏板的反應延遲。
消息一出,市場上傳出“單踏板模式將成為歷史”的聲音,實際上這是一種誤讀。具體來看,新國標將于2026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對于已經默認設置單踏板模式的車輛來說,要求2027年1月1日后需要對已售車輛的默認設置進行調整。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汽車市場研究分會秘書長崔東樹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表示,雖然單踏板模式還有近兩年的緩沖期,但出于“政策前置”的原則,車企們大概率今年就會做出相應的調整,以提前滿足新國標。
制動信號迎來安全升級
正常情況下,駕駛員踩下制動踏板時,車輛尾燈紅燈自動亮起,這是由制動系統控制邏輯決定的。但在新能源車動能回收狀態下,車輛尾燈紅燈不一定會亮起,在道路行駛過程中存在較大安全隱患。
據記者了解,此前動能回收所引起的制動效果,并沒有強制亮起剎車燈的要求,這對后方車輛操作容易造成誤判,尤其在高速行駛中,容易帶來較大風險。
對此,新國標明確要求,當再生制動系統的減速度大于1.3米/秒2時,車輛必須點亮制動燈,以提醒后方車輛及其他交通參與者,從而減少追尾等交通事故的風險。而當制動信號發出后,只要減速需求持續存在,該信號就應持續發出。對于已經獲得型式批準的車型,新標準將在2027年1月1日開始實施。
測試數據顯示,后車駕駛員在看到前車制動燈點亮后,反應時間可縮短0.2秒,追尾風險降低41%。新國標實施后,此類安全隱患將得到有效遏制。
如果說限制單踏板模式是為了車內駕駛員的安全,那么制動燈點亮要求明顯聚焦于后車安全。
記者注意到,并非所有減速工況下都要亮起制動信號。比如,當減速僅由發動機制動、空氣/滾動阻力和/或道路坡度產生時,不應產生制動信號。此外,緊急制動信號觸發界限也進行了細化,當減速度大于等于6米/秒2可觸發緊急制動信號,當車輛減速度恢復到<2.5米/秒2,緊急制動信號應解除。
此外,新國標還對多項細節進行了優化調整,包括駐車解除機制、制動襯片磨損檢查流程、電子駐車制動電氣失效處理等方面,體現了對現代汽車電子化、智能化發展的適應性考慮。
ABS將成為新車標配
主動安全配置是衡量汽車安全性的重要方面。作為主動安全技術之一,ABS(防抱死制動系統)通過防止車輪抱死,顯著提升緊急制動時的車輛操控性和安全性,在保護駕乘人員安全方面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年底,我國乘用車ABS裝配率在90%左右,仍有部分量產車型尤其是市場售價較低的入門級車型未配備這一裝置。
記者注意到,新國標首次將ABS納入乘用車強制安裝范疇,要求所有新申請認證的車型必須配備該系統。
國家車輛駕駛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范立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表示,ABS能夠避免車輛失控,增加制動距離,從而提高車輛的安全性。在緊急制動情況下,該系統能夠確保車輛保持穩定,特別是在車輛轉彎時,ABS能夠減少因車輪抱死導致的車輛側翻的風險;通過精確控制車輪的制動壓力,ABS可以避免車輪完全抱死,保持車輪處于邊滾邊滑的狀態,從而確保車輪與地面之間的最大附著力。
崔東樹認為,作為整車安全防護的重要功能,ABS將成為量產新車標配,意味著追求性價比優勢的代步車也要具備基礎的主動安全能力,這是行業公平性的體現,也是對汽車消費者生命權的尊重。
今年以來,隨著新能源車市場快速發展,業內期待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聲音不斷加強。從今年3月新能源車年檢落地,到2026年7月將實施的《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堅守安全底線、增強消費者信心已成為新能源車行業發展的首要任務。
6月1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市場監管總局質量發展局、國家消防救援局消防監督司聯合召開加強新能源汽車安全管理工作視頻會,針對當前行業高速發展中的安全風險與惡性競爭亂象,提出全鏈條監管方案。此次會議釋放出明確信號:在新能源車滲透率不斷提升、產銷量同比持續增長的背景下,安全底線將成為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標尺。
“新國標出臺的時間節點恰到好處,旨在推動新能源車行業在安全框架下實現理性發展。新國標所蘊含的默認安全理念,向業內釋放了重塑汽車行業創新邏輯的明確信號:任何技術突破都須以保障駕乘者生命安全為前提。”崔東樹表示。
- 上半年汽車銷量達1565.3萬輛新能源汽車占比達44.3% (2025-07-16)
- 槜李樹上結出“致富果”(2025-07-16)
- 乘用車制動新國標明年起實施禁止默認使用單踏板模式 (2025-07-16)
- 消費場景進博物館“極簡辦照”(2025-07-16)
- 浙江省上半年消費投訴熱點出爐教培預付風險高 網絡游戲退費難 (2025-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