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大學到訪梨花教育開展“訪企拓崗促就業”活動
面對銀發經濟領域日益增長的人才需求,一場聚焦產教融合的校企合作,正在嘗試給出自己的答案。
10月18日,中國傳媒大學調研團赴十方融海梨花教育,開展“訪企拓崗促就業”校企合作交流活動,雙方圍繞銀發經濟服務創新、人才培養、學科共建與實習實踐等議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圖說:中國傳媒大學調研團赴十方融海梨花教育
活動期間,中國傳媒大學調研團圍繞梨花教育相關業務的開展情況展開調研,并通過實地觀摩和案例分析,系統梳理了銀發經濟的現狀脈絡與發展前景,為后續產學研協同推進奠定基礎。作為本次調研的重要成果,中國傳媒大學國際傳媒教育學院與梨花教育正式簽署實習實踐教學基地協議。該基地將充分整合雙方優勢資源,著力構建從教學到實踐再反哺研究的一體化平臺,重點培養具備扎實學科素養與行業實踐能力的復合型人才,為文化服務與銀發經濟領域持續輸送具備創新能力的專業力量。
銀發經濟崛起,人才缺口待補
“這是我們首次與銀發教育領域的企業共建實習實踐教學基地。”中國傳媒大學國際傳媒教育學院院長金雪濤介紹,這一合作經過了充分的市場調研和專家論證。2025年我國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達1222萬人,同比增加43萬人。他們是在知識海洋中遨游多年、積累了豐富學識和專業技能的年輕一代,將帶著為社會發展貢獻力量的決心,涌入社會的各個行業和領域。
而另一邊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已超過3.1億,占總人口的22%。目前全國共有7.6萬所老年大學,在校學員2000余萬人,僅占老年人口比例的6.4%。面對老年教育需求的持續擴張,專業人才斷層、優質師資稀缺、課程體系尚不完善等核心瓶頸日益突出,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關鍵。這也正是中國傳媒大學與梨花教育決心通過產研學深度融合,共同破解的現實課題。
十方融海副總裁蘇涵在座談會上指出:“即將步入社會的畢業生群體,正與亟需專業人才的銀發經濟領域形成歷史性交匯。我們與中傳共建實習實踐基地,正是要打通產研學用閉環,讓學術研究、技術開發與市場需求在同一平臺協同演進。”
他表示,梨花教育致力于通過AI等技術為用戶提供文化素養類服務,以滿足新中老年群體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助力個人自我價值實現,期待與中國傳媒大學在教研、科研、師資等維度,在藝術素養、文化游學、傳統文化等領域深化合作,共同培育高素質復合型人才。
校企協同,打造銀發經濟人才新高地
“讓高校的專業教育更貼近市場需求,讓企業的實踐經驗反哺人才培養。”中國傳媒大學國際傳媒教育學院院長金雪濤如此描述合作初衷。此次與梨花教育的合作,正是守好專業根據地,拓展人才培養新空間的生動實踐。未來,依托新聞傳播等雙一流學科及教學質量體系,中國傳媒大學愿以AI+教育+適老化為主線,與梨花教育聯合推動師資團隊的教研與培訓,共建銀發教育行業標準與認證規范,開發適老化學習效果評估工具,并孵化產學研一體化項目等。

圖說:校企協同,打造銀發經濟人才新高地
在交流經驗環節,雙方代表各抒己見,分享了在文化服務業和銀發經濟領域的研究經驗與創新思路。
有研究預測,2035年,我國銀發經濟市場規模將突破30萬億元,唯有以研促產、以產帶學,才能系統性回應老齡化社會的多元需求。
梨花教育CMO王德祥認為銀發經濟是一個涵蓋技術創新、興趣教育、文化娛樂等在內的巨大生態,前景廣闊、勢頭良好,為廣大有志青年就業開辟了一條黃金賽道。希望以教學基地為依托,聯合中傳開展銀發用戶行為研究、適老化產品創新等多元課題,共同構建涵蓋課程研發、技術融合與效果評估的產學研體系。
近年來,梨花教育抓住行業轉型的關鍵節點,實現AI工具與人文素養的深度融合,已形成“政府認可、行業肯定、市場歡迎”的良性發展態勢。截至2025年6月,梨花教育累計服務1800萬學員。
產教融合,開拓青年職業新賽道
據悉,梨花教育在推動銀發經濟與青年就業協同發展方面已獲社會關注。此前,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欄目專題報道了其在“銀發經濟推動年輕人就業”方面的創新實踐。
梨花教育通過打造專業化老年教育服務體系,在AI技術創新、教研升級、產學研互動等方面持續推進,創新性地開設了AI人格訓練師、銀發研學規劃師等新興崗位,為年輕人提供了符合個人專長的發展路徑。
此次合作不僅是實習實踐教學基地的建立,雙方還將以此為契機,共同推動銀發經濟領域標準制定、人才培養體系創新與產業生態構建,打造集“教育-就業-產業”于一體的銀發經濟人才生態圈。

圖說:校企雙方簽署合作協議
隨著銀發經濟國家戰略的深入推進,梨花教育與中國傳媒大學的此次合作,有望為行業提供可借鑒的人才培養新模式,助力中國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為“新中老年文化素養提升”貢獻專業力量。
- 歐大師泉州健康人居藝術館 | 沉浸式人居藝術館體驗,邂逅健康美學全新定義(2025-10-31)
- 海佳集團品牌價值邁上新高度,自主創新彰顯品牌力量!(2025-10-31)
- 瑞康乳業榮獲鮮羊奶質量領先品牌,以冠軍代言詮釋品質擔當(2025-10-30)
- 守護夕陽·重陽益耳“益耳行動-博音愛耳公益行”山城紀實(2025-10-30)
- 從一盤橘子到一聲呼應“益耳行動-博音愛耳公益行”守護幸福晚年(2025-10-30)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3392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3392號